信 如
處暑過、秋風起,當體育被正式列為學生寒暑假作業的第一個假期即將結束時,體育家庭作業的成效如何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從報道來看,無論是按照不同學段、年齡制定不同的作業標準,還是要求每天運動一定時間,實踐充分反饋出,部分學生及家長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少了,學生的健康意識和運動意識增強了,個別學生的體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時期的青少年學生來說,體育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應該是一種強身健體的健康生活習慣。但現實中,不少囿于繁重課業負擔、升學壓力的學生和家長,都忽視了所謂“不計成績”的這門必修課,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因為缺乏運動而“變身”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就此而言,把體育正式列入家庭作業,意義非凡。
當然,生活中也確實有如一些家長所反映的那樣,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上存在敷衍應付的情況。但不管怎么說,體育家庭作業的設置本身就是教育領域的一大進步,而且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筆者堅信,隨著雙減政策等一系列切實減輕學業負擔的好政策落地,養成運動的良好習慣也將成為每個學生的習慣自覺而非硬性攤派的作業。